谁先用上硅基员工,谁就能碾压同行

今天听了曾鸣教授的《智能经济和组织》,里面提到两个概念,挺有体会,分享给你。

两个重点:硅基员工和“黑洞效应”。


先说“黑洞效应”

工业时代,赚钱的逻辑是规模效应。

网络时代,赚钱的逻辑是网络效应。微信,不是它开发越多的功能,就越值钱。而是使用它的人越多,它就越值钱。这就是网络效应。淘宝、京东等都是如此。

那AI时代,“赚钱”或者AI演化的逻辑是什么?

答案是“黑洞效应”。

AI,不是因为它自己有多聪明,而是因为我们在用它的过程中,把自己的知识一口一口地喂给它了。

你看,我们每次用AI提问,拿到答案之后,如果不满意,还会继续追问、补充、修正,对吧?这个来回的过程,其实就是我们在把自己的思维链条、推理过程、判断依据都“暴露”出来。对AI来说,它就是在一口一口吞人类知识,吞得越多,就越聪明,越聪明,又吸引更多人来喂它。这个循环,作者称为“黑洞效应”。

简单说,这是一种知识层面的飞轮效应,谁先造出一个聪明好用的智能体,谁就能先把这个飞轮转起来,占据领先优势。


再说“硅基员工”

现在大多数公司用AI,还只是把它当成工具,人还是主力。

但未来真正的拐点,是AI不再需要人来操控,能独立上岗。它能自己干活,不吃饭不睡觉,24小时在线,比人类效率高得多。一旦进入这种状态,前面说的“黑洞效应”就会加速爆发,AI自己吸收知识、自己进化,速度直接起飞。

这就是“硅基员工”。它能打破的是人类能力的上限。

而到了这个阶段,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就不仅仅看人力了,还得看你有多少“硅基员工”,你的AI到底能不能独立干活。


个人感悟

关于硅基员工这一点,我点小感悟。

4月,我造了一个“硅基员工”,它能帮我完成一件事——查看网站,并判断是否我的目标客户。

首先,我使用技术,用几万或更多的关键词,从Google里抓取URL。

再用AI,让它来帮我判断该网站是不是我的目标客户。

我给的提示语如下:

我的产品是925银饰,全部原创,定位于18到30岁年轻女性。
我想把产品通过B2B的方式卖到海外,目标客户是:

  • 银饰wholesaler, distributor
  • 同样定位于18到30岁年轻女性的首饰品牌
  • 国外首饰、饰品的线下店

它输出的结果如下:

图:AI判断并输出的结果

上图是护具行业的例子。我的学员给我的反馈是,AI筛选网站的准确高为90.x%。

另一个行业是激光打标机,准确率高达98%!

综合来看,AI筛选网站的准确率约在90%~95%!

没有这个“硅基员工”会怎样?

你试想一下,自己打开一批网站,一个一个看并判断是否是目标客户,这个过程是多么的费时、低成就感和磨人。

我之前提到的那个,2023年挣了200多个的业务员,他招了一个助理,一方面处理些杂事,另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筛选网站。

因为此事,他助理去年已经提过3次离职……

祝大家都能想到、找到和创造出自己的“硅基员工”。

发表评论

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