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的钱,买10件便宜的衣服,还是买3件贵的?——我如何掉进消费主义的坑?

我踩过最深的坑,就是消费主义的坑。

这几年,我经常回忆以前的消费,一直在反思,当时为什么会养成高消费的习惯?

接下来,我谈及的都是外界的人、事、物,好像在把责任抛给别人。其实我深知,自己才是行为的第一责任人。不管如何分析外在因素,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才是最应该反思和改变的。

分享一下我的过往经历和思考,让你避坑。

1999——2002年:高中及之前

我高中及之前的消费都是很普通的。

我还记得我到高中时,鞋子都只穿一百多块的双星(Double Star,不知哪一年开始,改成了无脑的“达堡思达”)。

那个时候大概知道了一些贵一点的牌子,比如说以纯、美特斯邦威等。

但因为贵,所以没有买过、穿过。

2002——2006:大学

我高中时开始知道阿迪、耐克这些牌子,大学时开始更频率地接触到。

那个时候还是2005年,一双九百多块钱的阿迪或者耐克运动鞋对我来说还是太贵了。虽然我喜欢得不得了。

阿迪耐克太贵,我喜欢上了相对便宜的茵宝(Umbro)这个牌子,因为它便宜一两百,而且样式我非常喜欢。我后来发现,茵宝的很多设计看起来不错,但上身效果却非常一般。

我还清楚记得大三的某一天,我和女友在茵宝的专卖店里看到一双鞋。我非常喜欢,非常想买,但是八百多的价格我还是觉得太贵,没有下手。

2002~2006年,我大学每月的生活费是500元。

离开店后,在女友的怂恿下又返回去剁手。自己钱不够,还是女友补钱帮我买的。

大学期间,女友跟我说过一句话,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,也是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消费观,她说:

买10件便宜的一般的衣服,还不如买3件贵的换着穿,这样花的钱一样多,但档次上去了。

正是这句话让我在心理上接受了贵一些的商品,或者说启发了我消费主义的萌芽。

我总是一边用着略微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东西,同时,又望着更贵一级的商品。

那时的我不知道,3件贵的衣服,因为穿的频率高,会旧得快。要想维持形象,最终得买10件贵衣服……

那时的我,这么简单的经济账都算不明白,更别说“是衣服衬人,而不是人衬衣服”这种更深层的道理。

就简单地认定:穿贵的衣服,就是帅,就是爽。

爽是一定的,但帅不帅另说……

2006:工作第1年

时间来到2006年,我工作了。

那时候月薪三千,我还清楚记得我每天都会喝一杯八块钱的奶茶。

那时候下班后,我和同事在公司楼下吃完晚饭,然后就一起从岗顶步行到体育西的地铁站,再买一杯奶茶,然后再坐公交回家,每天如此。

现在回头看来,简直就是奢侈和离谱。

8 x 30 = 240,仅喝奶茶这一项就花掉月薪的8%!

女孩子们有塑料的姐妹花一说,我这个算塑料兄弟吧。

这对塑料兄弟有多离谱?

我后来在深圳创业那几年,回广州想见这个曾经天天一起下班步行的兄弟,提前一到两天约不上,要至少提前一周报备,在他安排得过来、不打乱他已有计划的前提下,才能约上他……

哈哈哈哈。

2008——2012:深圳外贸创业

然后再再是到2008年到2012年,我在深圳创业的时间。

这段时间我还是相对节省的。我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,上下班背着。那台几千元的电脑用了五六年吧。

2012——2018:SOHO和打工

我当时从深圳搬回到了广州,SOHO了一年之后开始打工。

这个时候我在衣食住行上发生了全面的变化。

我基本上是瞄准了Selected这个男装品牌,西服外套衬衣基本上全是他家的。

买他家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上不去和下不来。

买不起一千甚至几千的衬衣,也看不上100块钱左右的衬衣,觉得缺乏质感。所以就长期购买这个品牌。

偶尔也强行拔高消费,去买一件800块钱的纯白色T恤。

这件800元的纯白色T恤简直就是我的耻辱,是我大脑硬伤的外在表现。

一件800块钱的白色T恤,Logo还看不见,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也不值。用40块钱买一件优衣库的白色T恤不香吗?

一件白色T恤没有logo,谁看得出这T恤值800呢?

“I’m Rich”这个信号也没发出来呀。

应该买一个上面印着大大的Logo的白T。别的不说,就这个Logo就值800——衣服是送的!

同理,买8000的哭泣T恤,也一定要买Logo够大的。

不够大?就不买!

图:哭泣的两件T恤

这两件T恤,就值4800。

图:哭泣的外套

​这个得原价1万4,因为logo太小,只值800元。哈哈哈哈

吃方面,在家我妈做饭,出门是在天河城、太阳新天地、广粵新天地等商场,去吃各种连锁餐厅。

那时候我觉得广粵新天地是个神奇的地方。

广粵新天地于那时的我来说,是一个吃完晚饭、穿着睡衣和拖鞋去散步的地方。

但是对于一些网红小姐姐,那个地方是衣着精致地去打卡的地方。

那个时候的我会故意穿着拖鞋和睡衣,看着那些精致穿着的小姐姐,在她们盯着我时,内心泛起异样的波澜。

当然,脸还是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的——爷毕竟是见过世面的,哈哈哈哈。

唉哟,别说了,那时的我就是这么……

抱歉,我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准确的词汇来形容。这算猥琐?拧把?犯贱?

刚回广州时,是在珠江新城租了一个140平的房子,租金是7000元。

再后来就是前妻母亲400万全款买了一套,约100平的房子,装修后住在那里。

这套房子现在市值约1600万。

题外话:

在2014到2017房市火热那几年,我也一度产生过好好工作不如炒房的念头。

再具体来说,就是被这套房子的增值幅度给摧毁了努力工作的信念。

我拼死996地工作,一年约30万工资。

这套房子,2014年入手,2017年就市值约1000万。

600万 / 3年,每年增值幅度约200万RMB。考虑到是全款购房,如果出手,直接挣得600万现金。

再考虑到我前妻父母不止一套房、一套商铺,同时还有大量可用资金,我一度产生过“哄好父母,好好炒房”的念头。

其实,别说我了,连前妻的长辈也曾劝过我:

“那么拼命工作干啥?哄好你岳母,随便(给点)都比你努力工作强。”

回头看,我能理解当时的我,但也庆幸自己从没有放弃过自己挣钱的信念,虽动摇过。

那个时候我买了一个Q3。

买Q3的原因也很简单,Q5大概是40到50万上不去,日系和日系品牌不考虑,国产品牌那个时候也不考虑。30左右的预算,只能买Q3。

因为买了车,就要享受高价停车费——在公司和家两边各1500的停车费。一个月光停车费就要3000元。

总结一下,当时我的生活状态就是:

拿着三十万的工资,过着五十万的日子,望着百万千万的生活。

2018

2018年离婚后,我摆脱了原来的生活环境,也开始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生活,主打量力而行和量入为出。

衣服方面我改穿回力和优衣库。

对,就是这些我以前不会买,也看不上的牌子——现在觉得很香。

吃方面,开始自己做饭,偶尔点外卖。

如果一定要出去吃的话,都是吃精心挑选,有特色、口碑比较好的店。基本不去商城里的连锁餐厅。

住的方面,刚开始的时候,我是住体育系的一个单间,2650元。

后来在2020年,搬到了白云区某小区的一室一厅,租金2300元。房间变大了,小区环境也变好了,晚上还可以在小区散步。

行,刚开始全靠步行和公交。后来是开的太太的小鹏G3。

总结

罗列了一下自己消费的变化,最后总结一下自己踩过的坑。

一、谨慎选择朋友和另一半

我以前在财务和消费上做得这么差、这么没有规划,最主要原因在自身,其次是受身边最亲的人的影响。

我的父母不能传授我财务和消费上的知识,剩下的就是朋友和另一半。

我是个容易受旁人和环境影响的人,经常出现“跟好人学好人”的情况,反之亦然。

在学习上,我属于别人家的孩子,一直都是朋友跟我学。

在消费上,我完全没有意识向优秀的人学习。反而在生活中,不知不觉受到了朋友高消费的影响——前妻与我是初中同学。

另一个跟好人学好人的例子就是以前我提到的朋友S,就是曾经的股东后来决裂的那个。

他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,但非常喜欢打游戏。与他关系要好后,我打游戏的时间也变长了。

Again,说这些,我不是想回避责任,而是想提醒自己,谨慎选择身边重要的人。

二、对钱有个概念

很多人,包括以前的我,对钱没个概念。认为两三百元买个T恤很正常,因为身边的人都是这么花钱的。

再因为虚荣,觉得买个几十元的优衣库是没有实力的表现。

同样因为虚荣,觉得买件800元的白T,或者花4800元去买件哭泣的T恤就是有实力的表现。

人嘛,骨子里还是希望别人高看一眼的。

虚荣再加上价值观不稳定,就走上了在身上堆积Logo来证明实力的路子。

还是那句话,那件800元纯白色T恤是我大脑硬伤的外在表现

外界到处流淌着消费主义的诱惑,因为价值观不稳定,最终都会被洗脑。我只不过被这样一句话给洗了:

买10件便宜的衣服,不如买3件贵的换着穿,这样花的钱一样多,但档次上去了。

如果我对钱有个概念,明白50、300、4800的T恤各代表着什么,可能,我只是说可能,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消费。

50元的T恤,再把收拾得干干净净,足以应对日常的生活;

300元的T恤,并不见得比50元T恤好。那上面的Logo,除了让商家赚得多一点,不足以发射信号,发射那个“I’m rich”的信号。

4800元的T恤,不管你年薪百万或几百万,只要你不是靠利息、收租金等资产性收入过上这样的生活,那都是高级打工仔而已,也是无产阶级。

年轻人会觉得,努努力,可以消费300元、2000元、甚至4800元一年的T恤。

其实吧,那只是被消费主义洗脑了,觉得“买得起某奢侈品,自己就是富人了”,就能发射出“I’m Rich”这个信号了。

简单推算一下,能消费4800元一件的T恤,一年没个三五百万的资产性收入是打不住的。(就按400万算吧)

按4%保守收益计算,那本金就得1个小目标。

我说的1个小目标的净资产(资产减去负债),还贷中的楼不算,这样的楼,大概率现金流是负的,不能产生现金流给你买4800元一件T恤。

按1个小目标的净资产计算,你身边真正能消费奢侈品的人,也没几个了……

对钱有个概念,明白消费和logo无法证明自己的实力,才有可能看破消费主义,真正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,而不是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。

三、谨慎“主流生活方式”

所谓的主流生活方式,其实是被商家塑造出来,让你消费去的。

比如:

  • 购买年薪1倍(或几倍)的汽车;
  • 每月要吃几次套餐;
  • 每年要有几次旅游,最好是国外游,等等。

我曾经年薪30万左右,当时就咬咬牙买了一台等值的奥迪Q3。

这台车我的实际使用感受就是,牌子还行,但有点小,养起来不说吃力,但至少不便宜。

这就是被消费主义洗脑的结果,也是消费主义要的效果——让你咬咬牙能上,但有点贵有点费钱。

掏空你的钱包,甚至让你背上贷款,然后为了还贷而努力工作。

即使买一台30万的汽车对你很轻松,后面还有100万、400万的豪车等着你。

对汽车不感兴趣?

那还有学区房、国际学校、投资移民、独栋别墅等着你。

消费主义的楼梯,怎么爬也爬不完……

就写到里。

希望你能看破消费主义,找回自己的生活节奏。

近况

最近,看着99+的未回询盘,我摆烂了……

图:未读询盘99+

除了摆烂,内心还有一个想法,得招人了。

SOHO几年后,我终于、打算、计划迈出招人这一步。

我打算先好好做一段时间的业务,用阿里这边赚到的钱(现金流),来支付租办公室租金和人员的工资。

在我看来,阿里国际站才是小微企业起步的最佳渠道,因为它运营简单,询盘多。

简单到一周只需要几个小时,就能做到行业优秀。

当然,这里有个前提,那是得学了我的《阿里国际站低预算、正统运营课程》。

对了,课程已经更新到第6课,还有1课就更新完毕。

更新完,价格就从3980元涨到4280元。

需要的记得赶快下手。(右侧有我的微信二维码)

这里是课程试听:https://gucfq.xetlk.com/s/3g4G6E

发表评论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